2020年9月3日 星期四

《雜阿含經》  (已更正:2020.09.04)

白象、馬 地理?

(一二〇三)
「此形不自造,  亦非他所作,   
 因緣會而生,  緣散即磨滅。   
 如世諸種子,  因大地而生,   
(一二三九)
「大王!譬如世間所作麁業,彼一切皆依於地而得建立。不放逸善法亦復如是。修習多修習,得現法願滿足、得後世願滿足、得現法後法願滿足。如力。如是種子、根、堅、陸、水、足、行、師子、舍宅,亦如是說。 

峯牛 金師?

(一二四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金師住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鑄金者積聚沙置於槽中然後以水灌之上煩惱剛石堅塊隨水而去猶有麁沙纏結復以水灌麁沙隨水流出然後生金猶為細沙黑土之所纏結復以水灌細沙黑土隨水流然後真金純淨無雜猶有似金微垢後金師置於爐中增火鼓韛令其融液垢穢悉除然其生金猶故不輕不軟光明不發屈伸則斷彼鍊金師鍊金弟子復置爐中增火鼓韛轉側然後生金輕軟光澤屈伸不斷隨意所作釵釧諸莊嚴具

如是淨心進向比丘麁煩惱纏惡不善業惡邪見漸斷令滅如彼生金去剛石堅

復次淨心進向比丘除次麁垢欲覺恚覺害覺如彼生金除麁沙礫

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次除細垢里覺人眾覺生天思惟除滅如彼生金除去細沙

復次淨心進向比丘有善法覺思惟除令心清淨猶如生金除去金色相似之令其純淨

復次比丘於諸三昧有行所猶如池水周匝岸持為法所持不得寂靜勝妙不得息樂盡諸有漏如彼金師金師弟子鍊生金除諸垢穢不輕不軟發光澤屈伸斷絕不得隨意成莊嚴具

比丘得諸三昧不為有行所持得寂靜勝妙得息樂道一心一意盡諸有漏如鍊金師鍊金師弟子鍊生金令其輕軟光澤屈伸隨意

復次比丘離諸覺觀至得第二第三第四禪如是正受純一清淨離諸煩惱柔軟真實不動於彼彼入處求作證悉能得證如彼金師鍊生金極令輕軟光澤不斷作何器隨意所如是比丘三昧正受乃至於諸入處悉能得證。」

佛說此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四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應當專心方便隨時思惟三相云何為三隨時思惟止相隨時思惟舉相隨時思惟捨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則於是處其心下劣若復一向思惟舉相則於是處掉亂心起若復一向思惟捨相則於是處不得正定盡諸有

以彼比丘隨時思惟止相隨時思惟舉相隨時思惟捨相故心則正定盡諸有漏巧金師金師弟子以生金著於爐中增火隨時扇隨時水灑隨時俱捨若一向鼓即於是處生金焦盡一向水灑則於是處生金堅強若一向俱捨則於是處生金不熟則無所用是故巧金師金師弟子於彼生金隨時鼓隨時水灑隨時兩如是生金得等調適隨事所用如是比丘專心方便時時思惟憶念三相乃至漏盡。」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喜奉行

 

水牛(如說 類似方法家)

(一二四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摩竭提國有牧牛者愚癡無慧夏末秋初不善觀察恒水此岸亦不善觀恒水彼岸而駈群牛峻岸而下峻岸而上中間洄澓多起患難比丘過去世時摩竭提國有牧牛人不愚不癡者有方便慧夏末秋初能善觀察恒水此岸亦善觀察恒水彼岸善度其牛至平博山谷好水草處彼初大牛能領群者斷其急流次駈第二多力少牛後而然後第三駈羸小者隨逐下流皆次第安隱得新生犢子愛戀其母隨其後彼岸

如是比丘我說斯譬當知其義彼摩竭提牧牛者愚癡無慧諸六師富蘭那等亦復如是習諸邪見於邪道彼牧牛人愚癡無慧夏末秋初不善觀察此岸彼岸高峻山嶮從峻岸下峻岸而上中間洄澓多生患難如是六師富蘭那等愚癡無慧不觀此岸謂於此世觀彼岸謂於他世中間洄澓謂境諸魔遭苦難彼諸見者習其所學亦遭患難

摩竭提善牧牛者不愚不癡有方便慧如來等正覺如牧牛者善觀此岸善觀彼岸其牛於平博山谷大牛能領群者橫截急流彼岸如是我聲聞能盡諸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橫截惡魔世間貪流安隱得生死彼岸

如摩竭提國善牧牛者第二多力少牛截流如是我諸聲聞斷五下分結得阿那含於彼受生不還此世亦復斷截惡魔貪流安隱得生死彼岸

如摩竭提國善牧牛者駈其第三羸小少牛隨其下流隱得如是我聲聞斷三結癡薄得斯陀含一來此世究竟苦邊橫截於彼惡魔貪流安隱得生死彼岸

如摩竭提國善牧牛者新生犢子愛戀其母亦隨得如是我聲聞斷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竟苦邊斷截惡魔貪流安隱得生死彼。」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此世及他世  
明智善顯現
諸魔得未得  
乃至於死魔
一切悉知者  
三藐三佛智
斷截諸魔流  
破壞令消亡
開示甘露門  
顯現正真道
多欣悅  
逮得安隱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二四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牧牛人成就十一法者不能令牛增長亦不能擁護大群令等安樂為十一謂不知色知相不去蟲不能覆護其瘡不能起不知擇路不知擇處不知知食處盡𤛓其乳不善料理能領群者名十一法成就不能護大群牛

如是丘成就十一法不能自安亦不安他何等為十一謂不知色不知相不能除其害蟲不覆其瘡不能起烟不知正路不知止處不知不知食處盡𤛓其若有上座多聞耆舊久修梵行大師所向諸明智修梵行者稱譽其德悉令宗敬奉事供養

云何名不知色諸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是名為色不如實知

云何不知相事業是過相事業是慧相不如實知是名不知相

云何名不知去蟲所起欲覺能安不離不覺不滅所起瞋恚覺能安不離不覺不滅是名不去蟲

云何不覆瘡謂眼見色隨取形相不守眼根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心隨生漏不能防護意根亦復如是是名不覆其瘡

云何不起烟如所聞如所受法不能為人分別顯示是名不起烟

云何不知八正道及聖法律是名為道彼不如實是名不知道

云何不知止處謂於如來所知法不得歡喜悅樂勝妙出離饒益名不知

云何不知謂彼不知修多羅毘尼阿毘曇不隨時往到其所問請受:『云何為善云何不善云何有罪何無罪作何等法為勝非惡?』於隱密法不能開發於顯露法不能廣問於甚深句義自所知者不能廣宣顯示是名不知

云何不知放牧處謂四念處及賢聖法律是名放牧處於此不如實知是名不知放牧

云何為盡𤛓其乳彼剎利婆羅門長者自在施與衣被飲食床臥醫藥資生眾具比丘受者不知限量是名盡𤛓其乳

云何為上座大德多聞耆舊乃至不向諸勝智梵行者所稱其功德令其宗重承事供養令得悅樂謂比丘稱彼上座乃至令諸智慧梵行者往詣其所以隨順身意業承望奉事是名不於上座多聞耆舊乃至令智慧梵行往詣其所承望奉事令得悅

彼牧牛者成就十一法堪能令彼群牛增擁護群牛令其悅樂何等為十一謂知知相如上清淨分說乃至能領群者隨時料理令得安樂是名牧牛者十一事成就能令群牛增長擁護令得安樂如是比丘成就十一法者能自安樂亦能安他何等十一謂知色知相乃至十一……」清淨廣說,「是名比丘十一事成就自安安他。」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吉祥印 有點像是國學 教各種學說(在我們 就是諸子百家) 其他國家 可能是口述歷史

(一二七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退落墮負處,  云何而得知?   
 唯願世尊說,  云何負處門?」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勝處易得知,  負處知亦易,   
 樂法為勝處,  毀法為負處。   
 愛樂惡知識,  不愛善知識,   
 善友生怨結,  是名墮負門。   
 愛樂不善人,  善人反憎惡,   
 欲惡不欲善,  是名負處門。   
 斗秤以欺人,  是名墮負門。   
 博弈耽嗜酒,  遊輕著女色,   
 費喪於財物,  是名墮負門,   
 女人不自守,  捨主隨他行,   
 男子心放蕩,  捨妻隨外色,   
 如是為家者,  斯皆墮負門。   
 老婦得少夫,  心常懷嫉姤,   
 懷嫉臥不安,  是則墮負門。   
 老夫得少婦,  墮負處亦然。   
 常樂著睡眠,  知識同遊戲,   
 怠墮好瞋恨,  斯皆墮負門。   
 多財結朋友,  酒食奢不節,   
 多費喪財物,  斯皆墮負門。   
 小財多貪愛,  生於剎利心,   
 常求為王者,  是則墮負門。   
 求珠璫瓔珞,  革屣履傘蓋,   
 莊嚴自慳惜,  是則墮負門。   
 受他豐美食,  自慳惜其財,   
 食他不反報,  是則墮負門。   
 沙門婆羅門,  屈請入其舍,   
 慳惜不時施,  是則墮負門。   
 沙門婆羅門,  次第行乞食,   
 呵責不欲施,  是則墮負門。   
 若父母年老,  不及時奉養,   
 有財而不施,  是則墮負門。   
 於父母兄弟,  搥打而罵辱,   
 無有尊卑序,  是則墮負門。   
 佛及弟子眾,  在家與出家,   
 毀呰不恭敬,  是則墮負門。   
 實非阿羅漢,  羅漢過自稱,   
 是則世間賊,  墮於負處門。   
 此世間負處,  我知見故說,   
 猶如嶮怖道,  慧者當遠避。」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一二九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一切相映障,  知一切世間,   
 樂安慰一切,  唯願世尊說,   
 云何是世間,  最為難得者?」   

是時,世尊說偈答言:
「為主而行忍,  無財而欲施,   
 遭難而行法,  富貴修遠離,   
 如是四法者,  是則為最難。」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孔雀印 有點像是 古典力學 及其適用領域
(一二九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云何數所數?  云何數不隱?   
 云何數中數?  云何說言說?」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佛法難測量,  二流不顯現,   
 若彼名及色,  滅盡悉無餘,   
 是名數所數,  彼數不隱藏,   
 是彼數中數,  是則說名數。」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於時,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一二九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何物重於地?  何物高於空?   
 何物疾於風?  何物多於草?」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戒德重於地,  慢高於虛空,   
 憶念疾於風,  思想多於草。」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於是,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鬼宿 好像跟 博物館有關 蒐編那些罕見東西的資料

(一三一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迦摩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迦摩天子說偈問佛:
「貪恚何所因,  不樂身毛竪,   
 恐怖從何起,  覺想由何生?   
 猶如鳩摩羅,  依倚於乳母。」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愛生自身長,  如尼拘律樹,   
 處處隨所著,  如榛綿叢林。   
 若知彼因者,  發悟令開覺,   
 度生死海流,  不復更受有。」   

時,迦摩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一三二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摩竭提國人間遊行,到針毛鬼住處夜宿。爾時,針毛鬼會諸鬼神,集在一處。

時,有炎鬼見世尊在針毛鬼住處夜宿。見已,往詣針毛鬼所,語針毛鬼言:「聚落主!汝今大得善利,今如來、應、等正覺於汝室宿。」

針毛鬼言:「今當試看,為是如來、為非?」

時,針毛鬼與諸鬼神集會已,還歸自舍,束身衝佛。爾時,世尊却身避之。如是再三,束身衝佛,佛亦再三却身避之。

爾時,針毛鬼言:「沙門怖耶?」

佛言:「聚落主!我不怖也,但汝觸惡。」

針毛鬼言:「今有所問,當為我說,能令我喜者善,不能令我喜者,當壞汝心,裂汝胸,令汝熱血從其面出,捉汝兩手擲恒水彼岸。」

佛告針毛鬼:「聚落主!我不見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能壞如來、應、等正覺心者,能裂其胸者,能令熱血從面出者,執其兩臂擲著恒水彼岸者。汝今但問,當為汝說。令汝歡喜。」

時,針毛鬼說偈問佛:
「一切貪恚心,  以何為其因,   
 不樂身毛竪,  恐怖從何起?   
 意念諸覺想,  為從何所起,   
 猶如新生兒,  依倚於乳母。」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愛生自身長,  如尼拘律樹,   
 展轉相拘引,  如籐綿叢林,   
 若知彼所因,  當令鬼覺悟,   
 度生死海流,  不復重增有。」   

爾時,針毛鬼聞世尊說偈,心得歡喜,向佛悔過,受持三歸。

佛說此經已,針毛鬼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好像跟 自然科學 有關

(一三二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優婆夷子,受八支齋,尋即犯戒,即為鬼神所持。

爾時,優婆夷即說偈言:
「十四十五日,  及月分八日,   
 神通瑞應月,  八支善正受,   
 受持於齋戒,  不為鬼所持,   
 我昔數諮問,  世尊作是說。」   

爾時,彼鬼即說偈言:
「十四十五日,  及月分八日,   
 神足瑞應月,  八支修正受。   
 齋肅清淨住,  戒德善守護,   
 不為鬼戲弄,  善哉從佛聞。   
 汝當說言放,  我當放汝子。   
 諸有慢緩業,  染污行苦行,   
 梵行不清淨,  終不得大果。   
 譬如拔菅草,  執緩則傷手,   
 沙門行惡觸,  當墮地獄中。   
 譬如拔菅草,  急捉不傷手,   
 沙門善攝持,  則到般涅槃。」   

時,彼鬼神即放優婆夷子。爾時,優婆夷說偈告子言:
「子汝今聽我,  說彼鬼神說,   
 若有慢緩業,  穢污修苦行。   
 不清淨梵行,  彼不得大果,   
 譬如拔葌草,  執緩則傷手。   
 沙門起惡觸,  當墮地獄中,   
 如急執葌草,  則不傷其手。   
 沙門善執護,  逮得般涅槃。」   

時,彼優婆夷子如是覺悟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心不得樂,還歸自家,母遙見子,而說偈言:
「邁世而出家,  何為還聚落,   
 燒舍急出財,  豈還投火中?」   

其子比丘說偈答言:
「但念母命終,  存亡不相見,   
 故來還瞻視,  何見子不歡。」   

時,母優婆夷說偈答言:
「捨欲而出家,  還欲服食之,   
 是故我憂悲,  恐隨魔自在。」   

是時,優婆夷如是如是發悟其子;如是,其子還空閑處,精勤思惟,斷除一切煩惱結縛,得阿羅漢果證。
 
(一三三八)

蠅腳污素帛 明者小過現
如墨點珂貝 雖小悉皆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